移至主內容

這一年,大家都還好嗎?

圖文/梁家瑋

在工運場合有個傳統的套路,上面帶口號的人會問群眾,「勞工們,你們過的好不好」;這時,下面的人一定要高聲回應,「不好」。

但這一年,在Covid-19疫情的籠罩下,許多勞工真的過的很不好。當然,台灣跟其他國家比起來已經算好的了,雖然在前半年疫情緊繃時,台灣經濟雪崩式下滑,第二季經濟成長率只有0.35%,但到第三季就已回到3.33%,政府還以此為政績,強調台灣經濟成長率為「亞洲四小龍第一」。

但在台灣這樣的經濟結構下,還是有許多產業或特定勞工,受到疫情的嚴重影響。可以說,因疫情,他們的整個工作內容、形式,甚至生活,都有了很大的轉變。我們特別找了三個組不同方向的勞工,請他們聊聊疫情對他們的影響。這三組勞工分別是航空(機師、空服員)、防疫(醫師、護理師、消防員)與外籍移工。

藉由他們的故事,我們才能看到,在台灣「世界最長的無本土感染紀錄」底下,勞工實際面對的是什麼樣的生活樣態。

接觸確診人心惶

白紹煒,27歲,護理師年資4年。台大醫院綜合內科病房,今年疫情一開始時,病房就直接轉為COVID-19專責病房。

閱讀全文﹥

專責病房的第一支籤

何建輝,33歲,榮總醫師,年資8年。疫情之初在胸腔內科擔任總醫師,COVID-19專責病房值班。

閱讀全文﹥

沒有一天自由

史慶生,48歲,華航機師,年資23年。在外站時,機組員生活也必須處於隔離狀態,一進房間就不能出來,三餐要叫外賣,或自己帶符合檢疫的食物。

閱讀全文﹥

診所都不收

林原煌,34歲,華航空服員,年資4年。1月23日台灣出現第一例確診病例,而林原煌則是第一個進入負壓病房的空服員。

閱讀全文﹥

借錢苦渡無薪假

阿迪,27歲,來台工廠工作約4年。從一月就開始放無薪假,但那時沒有很多,大概一個月就兩、三天而已,但從三月開始,一週只有上班三天,其他兩天的薪水就被扣掉。

閱讀全文﹥

檢疫者的送醫與救護

楊適瑋,35歲,年資12年,在台北市高級救護隊的永吉分隊。分隊負責防疫勤務時,只要居家檢疫、集中檢疫所的人有狀況,都須由防疫分隊的救護車送院處理。

閱讀全文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