移至主內容

2020財務及工作報告-11》不一樣的現場及延伸

2015年,孫窮理創立《焦點事件》,希望把近20年在《苦勞網》的工作經驗在此有所延續和發展,現有的記者都沒有主流大媒體的經驗,也都不是新聞科班出身;這個樣子的好處是,不會帶有主流媒體的習氣;壞處是,也缺乏主流媒體的工作方法;比較理想的情況應該是也有部分有主流媒體經驗的工作者可以參與,相互參照交流。

不過,這是目前我們的資源和條件不允許的。

此外,我們幾乎沒有什麼外稿,絕大多數的內容,都是自產,這也各有優缺點,優點是產出的內容整齊,可以有一貫的方向,缺點是多元性與接觸面不夠廣,而要調合這兩者,也還是有方法的,那就是建立一個固定的寫手群,將編輯台外延到外部合作的人身上,透過充分的溝通,調整方向和內容,達到編輯的需求,不過,如此又是一個龐大的工作,而對協力的寫手報如此期待,也需要一定的報酬。

這又跟現階段的資源有關,所以這一塊也先放著了。

這些客觀限制,造成我們在產量過低,的沒有效率,這也沒有不重要,是我們必須持續調整改進的地方。實際工作上,目前仍以現場跑線的報導為主軸。現場是掌握事件動態的必需,超越現場(如專題、整理、分析…等)的報導,也需要以此為基礎,不可能放掉。一般一個成熟的專題記者,大概都需要相當時間的現場訓練,或者在媒體機構裡有組織上的配合,才能做得好。

這還是超越我們現在的能力,不敢想太多。

先認清楚這些限制,才有辦法想,那工作要怎麼做。這幾年來,我們反復嘗試的,就是以現場為基礎,而能夠超越現場的報導。而這樣的工作有幾個重點:

首先,是對細節的重視,譬如說,環評是不是看過報告?法律問題是不是了解了法規的結構?事件是不是掌握了發展的脈絡?凡此種種,都是基本的要求;

再來,是從細節、脈絡中,找到不一樣的敘事角度。舉例來說,在長榮空服員罷工中,網路鄉民對罷工的攻擊,有很多的爭論,是出自對罷工的不了解,那西方的罷工是什麼樣子?而在這種體規訓下的的勞資爭議環境,社會對罷工不會大驚小怪,那相較於台灣相對缺乏遊戲規則和認識的環境比,對運動來說,是好或者不好?

這樣的問題,就超越了罷工現場的攻防,而產生出「不一樣的東西」,要想提出「不一樣」的問題,那還是從一條條的脈絡裡面摸索出來的東西。

另外,就是報導之外的延伸,這些可能是跟進的報導、條目、示意圖、數據、大事記…等的構思與製作(這些之後再細談),總之,如何守住現場又能走出現場,一直是我們在工作上邊做邊找方法,的重要方向。

總之,我們在做工作,可能是外觀上不容易看出,但是表現在每一篇現場報導的細節裡;而這樣的工作方式,也使得我們的產出,在數量和時間上,顯得更加沒有效率了。

另外,有一點也很有趣,他甚至不會使報導的正確性更高,反而可能因為對細節越重視,話說得越清楚,錯誤就越多,舉例來說,去年(2019)二月,我們繪製這張「華航機師罷工航班人力協商結果」,就是從許多一手的資料裡整理出來的,對議題不夠熟悉,時間又很趕,整個改來改去了不下幾十次:

這當然是我們必需面對的考驗,不過它又讓人樂此不疲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