移至主內容

2020財務及工作報告-10》網路發達時代社運獨立媒體的挑戰

台灣以網路為載體的獨立媒體,最早可以推到1995年成立的《南方電子報》其產生的背景,是在媒體商業化下,副刊(現在還有人知道這是什麼嗎?)漸漸難以生存,彙集過去的這些創作者,持續有一個發表的管道,標榜「讓商業邏輯下失去戰場的理想在網路上發聲」。

1997年,以台灣社會運動為報導主題的《苦勞網》成立,面對世紀之交的台灣社運,讓被主流媒體漠視,甚至扭曲的訊息,得以在網路上保有存在的空間;2000年,環境資訊教育協會經營的《環境資訊電子報》成立,從事環境議題的報導與訊息整理的工作,成為專注特定領域小眾媒體的先驅。

此時,陸續有像是《明日報》等商業的網路原生媒體出現,但因為時機沒有成熟而失敗,但是非營利性獨立媒體的路,卻比商業媒體走得更長,今年(2020),《苦勞網》23年、《環資》20年,在這中間,各種分眾的獨立媒體紛紛成立,這分進合擊的路,不但走得長,而且越來越寬。而商業性的網媒,大概要到2014年,《風傳媒》的立定腳跟,才算真的走穩,再之後,才如雨後春筍一樣地冒出頭。

值得注意的一個現象,是台灣非營利的獨立媒體,大抵是以「內容生產」為主要的工作,有自己的編採系統,與由公民寫手供稿的「平台」性質媒體不同,這種需要養人,特別燒錢的運作方式,可以在並不肥沃的台灣土壤上,開出這麼多的奇花異卉,實在是一個難得的奇蹟。

《焦點事件》成立於2015年,面對的是一個完全成熟的網路時代,所有的媒體都以網路作為重要的傳播管道,傳統紙本的傳播雖未死亡,但已經邊緣化;而過去「被主流媒體漠視的聲音」也漸漸取得掌握傳播管道的能力,眾聲喧嘩下,從一開始,我們就很清楚,不可能停留在「社運報導」的這一個任務上如此而已。

不過,不能只停在這裡,不等於要放棄「社運現場」,對我們來說,這裡是工作的出發點,是與台灣社會脈動勾連的接合處,所以也「不能離開這裡」,如何在現場的基礎上,寫出「不一樣的東西」,這就是這個工作最具挑戰性的地方,也是《焦點事件》每天都必須面對的考驗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