前言
自蔡英文去年八月一日向原住民道歉,至今已經一周年,焦點事件為你整理出一年來關於原住民轉型正義的相關進程與報導,以更了解事件的脈絡。
2016/08/01抗議聲中 蔡英文完成向原住民族道歉 /news/875
蔡英文說了什麼? https://c1.staticflickr.com/9/8772/28412287440_d8679d5ea4_o.png https://c2.staticflickr.com/8/7541/28091059753_a3d7783a76_o.png
道歉全文:/newsclip/874
內容兩部分
傳統領域
由原民歌手巴奈、那布以及紀錄片導演馬躍·比吼所組成的原民團體「原轉小教室」在凱道周邊抗爭至今已經將近160天,過程中原團以夜宿凱道、舉辦音樂會、彩繪石頭等和平方式進行抗爭,訴求私人土地應劃入傳統領域範圍內,並要求原民會主委夷將下台負責,目前仍持續抗爭中。
傳統領域是什麼?(條目)/issues/1488
2016/08/03原民抗議道歉不足 蔡英文出總統府親自對話 (/news/882)
自8月1日總統蔡英文道歉以後,原住民團體「原轉小教室」8月3日重回凱道,認為蔡英文的道歉缺乏實質效果,並認為總統府的「原住民族歷史正義與轉型正義委員會」沒有調查權,與未來將立法的《促進轉型正義條例》等核心理念落差太大;原民團體要求總統府方面做出實質承諾,否則不會離開。到了大約下午3點半左右,總統蔡英文竟從總統府中出來,來到原住民的帳篷前面,並與歌手巴奈等抗爭原民對話。
蔡英文見原民團體,蔡英文說了什麼?完整內容:
(/news/883)
2017/2/14《原住民族土地劃設辦法》公告/news/1468
原民會正式公布《原住民族土地劃設辦法》,但卻將私有土地排除於傳統領域之外,恐讓原住民族失去百萬公頃傳統領域,更可能開東海岸開發大門。
2017/2/23凱道夜宿第1天 /news/1487
原民團體至凱道抗議,要求退回《劃設辦法》,原民會主委夷將.拔路兒也應立即下台。蔡英文政府未回應,原團展開夜宿。
2017/3/20 原轉會《劃設辦法》無共識 送意見至立法院「參考」/news/1596
對十七位委員,九位支持《劃設辦法》、四位反對、四名委員未明確表態。原轉會於會後記者會表示,該議題無共識,委員意見將送至立院,交予立法委員「參考」。
2017/04/05 凱道夜宿第42天 《劃設辦法》送協商 /news/1659
立院內政委員會審查《劃設辦法》,一早原團就在立院外集結,但在午間民進黨團總召柯建銘出面,表示要「再協商」後,內政委員會委員決議,將《劃設辦法》送黨團協商,不滿的原團移師至立院門口,進行焚燒狼煙儀式。
2017/05/05巴奈遭搬離車道 /news/1741
原民凱道抗爭傳統領域第72天。在前日(5/3)警方與原民的衝突中,警方雖將原民物品清除至人行道上,但原民仍持續在車道上抗爭,早上9點,警方再度以「集會沒有申請」、「阻礙交通」、「道路安全」為由,要求原民撤離,後動員優勢警力將車道上的原民搬至人行道。之後警方持續在人行道與車道中間「站崗」,形同半封鎖原民在人行道上,僅能從人行道兩旁出入。
2017/05/09傳統領域辦法協商 /news/1755
《原住民族土地劃設辦法》今日(5/9)下午黨團協商,由內政委員會召委曾銘宗主持,但在約一個小時討論後,曾銘宗裁示「今日沒有共識」,全案送交院會繼續協商,未來協商改由立法院長蘇嘉全主持;《劃設辦法》3月22日於立院從備查改審查,根據《立法院職權行使法》,審查須在3個月內完成,因此本案若於6月22日前未討論出結果,將因逾期視為已完成審查。
2017/05/20蔡英文執政周年 凱道原住民抗爭記事 /news/1786
蔡英文執政周年,原住民團體持續在凱道抗爭
2017/06/01原民會二訪凱道抗爭者反引怒 /news/1809
原住民在總統府前抗議「傳統領域劃設辦法」僅限公有地今(6/1)進入第99天,在學者陳芳明5月30日批評號稱最會溝通的蔡政府距離人民遙遠之後,原住民族委員會連兩日通知新聞媒體將至凱道帳篷區溝通,當中原民會提及私有地將在《土海法》立法考量、如果部落依現行辦法劃設私有地需求,原民會不排除再修正現行辦法。然而兩度「溝通」行道卻因沒有事前聯繫「突訪」遭批不尊重,再加上原民會仍堅持不主動修正辦法文字定義,反而引起抗爭者不滿而使對話溫度降至冰點。
2017/06/02 夜宿凱道百日 警方暴雨中清場 /news/1813
原民團體原轉小教室為抗議《原住民族土地劃設辦法》在凱道抗爭第100天,而今天警方以「下大雨影響視線」、「用路人安全」等理由,強制排除人行道上的原民團體,搬離彩繪石頭、獨木舟等藝術品,並拆除帳棚;原民歌手巴奈、那布,以及導演馬躍.比吼等人被警方圍住無法動彈,僅能在大雨中使用手機紀錄現場。
相關條目:
原住民傳統領域是什麼?原住民爭取傳統領域的歷史 /issues/1488
傳統領域爭議 夜宿凱道百日記 /issues/1814
蘭嶼核廢料
最新進度
蘭嶼核廢料遷出的部分,蔡英文當時承諾要交出對蘭嶼核廢料的真相報告,而在今年6月30日,由行政院政務委員林萬億也交出「核廢料貯存場設置決策過程調查初步報告」,結論指出,據現有官方文件資料顯示,當初是由當時的行政院長蔣經國與孫運璿核准設置核廢料貯存場,而且以國防設施和軍事理由對雅美族6個部落保密。未來政院可能將以特別法編列預算的方式,補償達悟族。然而目前真相報告還在初步階段,決策過程等細部資料仍不齊全,預計今年8.9月將推出第二階段調查報告。
相關報導:逐惡靈 34年空許然諾 那你能相信蔡英文嗎? /news/906
2017/03/07 蘭嶼核廢遷到哪? 環團:無人島不切實際、應優先考量地方意願 /news/1538
全國廢核平台召開記者會,呼籲政府正視去年(2016)全台各地核廢論壇的結論,積極面對核廢處理問題、展開社會對話。關於蘭嶼核廢遷出爭議,環團在記者會上指出,運至無人島方案不切實際,至於核廢遷回原場或是其他地區,都應將地方意願列為最優先考量,不是政府、台電單方說了算。
2017/03/10 核廢最快九年遷出蘭嶼? 蘭嶼青年:多次跳票、遊行將於總統府前靜坐 /news/1556
(3/11)廢核大遊行,蘭嶼青年表示,政府對核廢遷出蘭嶼這個議題已跳票太多次,打算於總統府前靜坐,表達蘭嶼人沈痛的心聲。
2017/03/10 311遊行 不只廢核 也要低碳 /news/1563
廢核遊行,蘭嶼青年在凱道靜坐,訴求核廢料撤出蘭嶼(攝影:侯百千)。
2017/04/12 蘭嶼貯存場計畫今年下半再開蓋檢整 達悟族擋下第一批重裝容器 /news/1684
4月12日,一艘運輸五十只木箱的貨輪「大發一號」,出現在蘭嶼龍門港外,在地達悟族事前不知情,懷疑是否是核廢料,群起至龍門港攔阻卸貨。
相關條目
低階核廢料最終處置選址怎麼了? /issues/105
低階核廢料處置政策之轉變 /issues/1472
核廢料「貯存」與「處置」的不同 /issues/109