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不一樣的風景】
2025年6月,《焦點事件》的餘絀仍呈現赤字,使存款餘額下滑,這已經是今年(2025)3月以來,連續第三個月了。
「存款達108萬,或月定捐達18萬」,是我們考慮聘用第三個編採人員的目標,現在一年過去一半,月定捐停滯、突破不了14萬的瓶頸,存款已不足50萬,而且還持續減少。
年初,我們希望今年比去年的總收入,再增加50萬,但是半年過去,恰恰相反,今年前半年的總收入1,052,401元,比起去年前半年的1,255,831元,還減少達20萬,減幅達到16%。
《焦點事件》募款高度依賴Facebook粉絲頁,但是隨著Meta公司政策的調整,這個模式出現了很大的問題。
大概從2018年開始,Facebook以加強家人朋友互動為由,降低更具公共性質的粉絲頁觸及,為了把讀者留住,排斥外部連結,以及要求客戶以廣告換流量、優先推銷短影音(Reels)等政策,漸漸使得粉絲頁在Facebook,成為雞肋。
2021年,澳洲的新聞議價法(News Media Bargaining Code, NMBC)立法,更是促使Facebook全面放棄作為新聞平台的最後一根稻草;一旦媒體提出議價要求,對Meta來說,這塊雞肋將連「棄之可惜」的條件都不存在。
而台灣也在推動的「新聞議價」立法,將是新的危機。
不管怎麼說,把自己的生存,寄託於這樣一個處處以其自身營利為考量的商業平台,本身就是錯誤的,我們也注意到許多媒體同業已經大幅降低對Facebook的依賴,但是要經營其他線上、線下的平台,那都需要更多的人力和資源投入。
如此的惡性循環,造成我們「逃離臉書」的想法,不斷受挫,不過,台灣「新聞議價」立法帶來媒體被驅出Facebook的危機,給予我們「不得不做」的刺激。
與商業媒體透過付費牆、廣告,乃至與平台分潤利潤,或者從國家掌握的基金、大金主的補助來維持生存的想法不同;我們選擇小額分散募款,由群眾的力量來支持這個媒體的生存,我們相信,把這條路走通,將會見到不一樣的風景。
我們認為,這種嘗試的失敗,將是整個社會的損失,也因此,化解危機為轉機,也將是我們無法推卸的責任,我們需要更多的資源,請捐款支持我們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