移至主內容

2015年南韓勞動法修正爭議

因韓國出口貿易持續衰退,去年(2015)8月,南韓總統朴槿惠於青瓦台發表《致國民——為實現經濟再次飛躍》的「與國民談話」,誓言推動勞動、公共部門、教育、金融等四大改革,希望借此振興韓國經濟。四大改革中,勞動改革最為複雜,包含「薪資遞減制」、降低解雇標準等勞動五法修正。

改革中最具爭議的是「薪資遞減制」,因韓國青年失業率居高不下,朴槿惠提出讓55歲以上勞工薪資隨年遞減,並用遞減之差額招聘新人,降低青年失業率。該制度由公部門率先實行,許多大企業紛紛跟進;其他政策包含非正職勞工之契約期由原本的兩年延長到四年、降低勞方解雇門檻、工作規則若合理,「無須工會同意」即可變更等。

勞動法律修正推出後,隨即遭致諸多批評,韓國工運團體認為,「薪資遞減制」在未有配套下貿然實施,將讓資深勞工權益受損,且無法有限監督企業是否真會將節省金額用以聘僱新人,等於是讓資方藉由「薪資遞減制」剝削勞工、節省成本,而其他的政策改變也是在擴大資方壓榨勞工的權力並打壓工會。

另外,依據韓國統計廳去年8月資料,韓國契約工、約聘雇以及派遣人力等非典勞工高達627萬1,000名,創下歷年新高,等於每四名勞工,就有一人是非典。若依朴槿惠的勞動改革方向,雖在帳面上可增加一些就業空間,但新出現工作將全是非典工作,將使非典進一步常態化,並下修勞動基準,因此,朴槿惠政府之「勞動改革」遭韓國工運界稱為「勞動改惡」。

以「反對勞動改革」為核心訴求,全國民主勞動組合總聯盟(民主勞總)號召了53個民間團體,共同組成「民眾總崛起鬥爭本部」,在11月14日發動8萬人示威遊行,此行動是2008年反美牛開放燭光示威後最大規模遊行,但最終仍在水柱鎮壓之下流血坐收。